风浪中见信心底气!财经名人深度走访东莞制造

4月14日-15日

“AI赋能智造,聚才领航未来”

百度财经媒体东莞行活动开展

马光远、小Lin说、老乔嘚吧嘚、白话频道

正和岛、中信经纬、钛媒体、华商韬略

等20余位头部财经博主及媒体

共探东莞迈向“科创智造强市”的

创新成果与发展魅力

01

财经名人走进东莞

看中国制造的未来样本

4月14日下午,“AI赋能智造,聚才领航未来”2025财经媒体东莞智能产业深度探索活动启动。活动聚焦东莞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上的融合实践,一众财经名人与专业媒体走进东莞两大创新高地——滨海湾新区、松山湖高新区,深入探索东莞企业在算力中心、大模型应用、工业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见证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制造业全流程。

 

市委网信办主任彭碧玲表示,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走廊的关键“黄金中轴”,有大湾区最完整的产业链条,更有面向全球开放的创新沃土。面对汹涌澎湃的科技变革浪潮,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外部环境叠加的不确定性,东莞期以智能产业领域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潜力,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创新资源汇聚东莞,携手共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信心比黄金重要。

东莞制造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与底气,就在无数制造业企业、创新孵化平台的“作业”现场,在机器与人脑的深度交互中,在“黑科技”“硬核产品”的竞争力中。

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也参与了本次活动,他表示,东莞在制造业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所具备的极大代表性,这成为自己喜欢东莞的原因。

 

看中国制造的未来,东莞是一个最好的样本……尽管全球经济面临很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中国仍然是全球创新最好的区域。而大湾区,包括东莞,是整个中国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非常期待到产业一线,零距离地感受人工智能的浪潮在东莞这片非常有生命力、有希望的土地上,如何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马光远

活动第一站,财经大咖走进位于滨海湾新区的OPPO全球算力中心。作为国内超大型数据中心,OPPO全球算力中心共规划建设6736个8KW机柜和单园区12万台服务器,用于处理和存储公司最核心数据,将为OPPO公司发展大数据、5G应用、IOT等前沿业务提供自主可控、长期可靠的深度算力资源。在这里,OPPO展示了以浸没液冷为核心的智能计算制冷方案和降低人工智能碳排放的联合调度技术,详细介绍企业在算力上的绿色环保探索,所有器件均浸没在液体中,能够有效控制核温,提升能源效率45%,也整体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随后,财经媒体、大V探访最新落成投用的OPPO滨海湾智慧园区。在OPPO运动健康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对一位骑行爱好者骑行时的最大摄氧量进行数据采集,这些数据将用以产品研发与优化升级。该实验室围绕运动、心血管健康、生活方式、睡眠健康等核心研究领域,设立20多个子实验室,具备最全的金标准设备、最经典的研究方法、最精准的测试条件,通过传感器、算法、数据科学、生物医学的深度融合,支撑各类智能终端产品成为健康管理助手。

在这座以“工程师乐园”为理念设计的新型园区,年轻人能在咖啡厅聊项目,在室内运动场健身,有了亲身体验的大V们也感叹于优质的生产工作环境,对高端人才的强大吸引力。这也是东莞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过程中,对人才友好生态的着力营造。

 

 

在滨海湾,走访团还前往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进行案例交流与深入讨论。研究院运用AI技术赋能制造业企业,为企业挖掘AI场景,以工业智能体为核心推进“AI+AI”技术孵化。研究院与石排镇联合共建潮玩AI设计打样中心,立足传统玩具制造的经验,AI大模型已经开始从设计创意开发到生产工序工艺全方位介入潮玩产业,为企业产能及产品稳定性带来大幅提升。

此外,研究院已全面启动边端智算网络平台的建设,优先在PCB、半导体、模具等数个行业推进“大小模型协同”落地应用,牵引更多的生态伙伴参与边端智算节点的建设与登记,不断提高智算节点在各行业的渗透率,让更多制造业企业在低成本投入下,实现生产设备“AI自动化+算法工程师免现场+自主进化”。

 

 

东莞有制造业企业2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36家,去年新升规工业企业超过1500家,居全省第一,用占全国0.03%的土地贡献了全国近1%的GDP。这座实力雄厚的制造名城,正以智能化转型为引擎,向全球展示其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的华丽转身。

02

机器与人脑交锋

风浪中的智能制造突围

4月15日,财经媒体、大V一行围绕工业机器人领域展开走访。与同期开幕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相呼应,“先进制造”也成为当日的关键词。

在机器人领域,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广东。当下中国每两台工业机器人中,差不多就有一台是“广东造”。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同比增长31.2%,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4%,可谓“半壁江山”。

在“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链主”,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产品及其制造业应用场景让走访团印象深刻。拓斯达被誉为“高端智能装备界多面手”,是国内机器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实现“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下游集成”多维覆盖的企业,近年来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人”融合发展,助力机器人完成从“体力”到“脑力”的升级。

 

 

当日,走访团还走进“超级工业超市”——东莞模德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看见东莞制造充满未来感的先进模样。自动化设备与云端指令的高效协同,AGV小车载着物料穿梭其中,机械臂按要求和工序进行加工,“黑灯”工厂的运作让大V们目不暇接。模德宝在松山湖建立的这座模具行业标杆智能工厂,拥有十余条从设计、编程、制造到检测、物流的全柔性制造自动化生产线,近80%的制造工序已经实现少人化或无人化,一条产线只需一个人,就能推进生产制造流程。

日前,模德宝参展ITES深圳工业展,除了展示这项为精密模具行业打造的可落地数字化工厂样板,也呈现了企业在模具行业的AI创新应用,包括AI+模具行业知识库、AI+模具报价、AI+机器人调度、AI+项目管理等,充分体现AI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巨大潜力,推动模具制造向智能化转型。

 

东莞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崛起,除了深厚的制造业根基和前瞻性布局,还少不了年轻科技人才的创新创意。

在年轻创业者聚集的Xbotpark松山湖机器人基地,由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机器人轮番表演了爬坡、快速前行、运输等难度动作,最新迭代的版本也考虑了搭载摄像头等模块化配置,引得众人惊叹连连。坐进模拟驾驶舱,大V化身“赛车手”,体验了由本末研发的直驱模拟赛车基座,感受到如同在竞技赛场上真实流畅的力反馈。

通过自研的全新直驱电机技术,本末科技重新定义机器人动力系统,并实现研产销一体,数秒即可交付一台量产型直驱电机,创造出无可比拟的市场竞争优势。据介绍,2024年,本末科技累计交付直驱电机量达数百万台,“公司研发生产的电机模组供货给了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2024年电机产值较上一年翻了4倍。”接下来,本末科技打算将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欧美等地。

 

 

为了更好地让硬科技产品照进现实,Xbotpark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内设立了一座“共享工厂”,为全球硬件创新者提供产品生产制造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服务平台。借助东莞的供应链优势,帮助生产资源有限的初创者链接产品从创意到落地的全生命周期。订单暴涨的“无弦吉他”品牌LiberLive未知星球,即将量产的智能洗碗机品牌“厨鲸”,都是在这座“梦工厂”的牵手下,走向市场。

 

在广东思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大V们“上手”体验了最新的柔性传感器技术,一片如同创可贴般轻薄的传感器,就能测量传感器与环境的物理交互产生的信息,帮助机器人模仿生物皮肤的触觉感知,如今逐渐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汽车座椅等场景。作为国内最早与家电、手机、汽车、光伏、锂电等龙头企业展开合作的国产品牌,思谷智能成为华为、格力、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多家500强企业核心供应商,细分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品牌第一。

目前,东莞有机器人制造重点企业208家,其中规上企业147家,年营业收入约316亿元。2024年,全市工业机器人产量2.29万台(套),增长21.7%,占全国4.11%、全省9.27%。深厚的制造业沉淀和不断创新的科技实力,让东莞工业机器人产业热度持续升温。机器人“全身上下”的背后,是东莞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产业链完善为支撑、以应用场景为抓手的系统性突围。

 

两天的深度探访,走进了“先进制造”在东莞的具体应用场景,让财经媒体、大V们看见了东莞企业在人工智能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东莞这座制造业大市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生态,为应对全球不稳定因素增添动力与底气。 

相关产品

评论